百思通人文历史网
首页 > 历史资料 > 二十四节气间隔时间表

二十四节气间隔时间表

立春:每年的2月bai4日或5日,谓春季开始之节气。


雨水: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,此时冬去春来,气温开始回升,空气湿度不断增大,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。


惊蛰:每年的3月5日或6日,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。惊蛰前后乍寒乍暖,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。


春分: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,阳光直照赤道,昼夜几乎等长。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。


清明:每年的4月4日或5日,气温回升,天气逐渐转暖。


谷雨: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,雨水增多,利于谷类生长。


立夏:每年的5月5日或6日,万物生长,欣欣向荣。


小满: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,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,但未成熟。


芒种:每年的6月5日或6日,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。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,可以收藏种子。


夏至: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,日光直射北回归线,出现"日北至,日长至,日影短至",故曰"夏至"。


小暑:每年的7月7日或8日,入暑,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。


大暑: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,正值中伏前后。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,但也有反常年份,"大暑不热",雨水偏多。


立秋:每年的8月7日或8日,草木开始结果,到了收获季节。


处暑: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,"处"为结束的意思,至暑气即将结束,天气将变得凉爽了。由于正值秋收之际,降水十分宝贵。


白露:每年的9月7日或8日,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,各地气温下降很快,天气凉爽,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,由此得名"白露"。


秋分: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,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,形成昼夜等长。


寒露: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。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,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,天气更冷,露水有森森寒意,故名为"寒露风"。


霜降: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,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,与"霜降"节令相吻合,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。


立冬: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,冬季开始


小雪: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,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,气温迅速下降,降水出现雪花,但此时为初雪阶段,雪量小,次数不多,黄河流域多在"小雪"节气后降雪。


大雪: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。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,北半球昼短夜长。


冬至: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,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、日短至、日影长至,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。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,气温持续下降,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"一九"。


小寒:每年的1月5日或6日,此时气候开始寒冷。


大寒: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,数九严寒,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。
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 旗袍和祺袍称谓考证
旗袍早已成为华人世界理念上的国服,但其称谓在过去百年间并非一成不变,经历了“袍服”—“旗袍”—“改良旗袍(海派旗袍)”—“祺袍”四个阶段性的变化。 (作者...
我国朝代顺序 抗金名将岳飞的...
缘于认知水平和时代局限,有些记载虽然荒诞不经,但亦无损穆英名,管中窥豹,走下神坛的岳飞也有平常人的一面。 宋代文人笔下关于岳飞的记载很多,其真实性虽然有待...
太残忍了 惊蛰
惊蛰(公历3月5-6日交节),又名“启蛰”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。外文名:Awakening of Insects。斗指丁,太阳到达黄经345°,于...
中国的介绍100字左右 微趣米芾东坡二三事
元章素性清狂,人以为米颠。一日问东坡曰:人皆谓我颠,吾质之子瞻。东坡笑曰:子曰吾从众,夫谁曰不然。元章笑曰:“苏子以我为颠,吾真颠矣。” 米芾,字符章,天...

强力推荐